地理上相近,信仰卻很遠 – 怎樣的基督徒才有資格談論中立?

最近一位大型教會的著名牧師著文曰: 「教會是政治中立的屬靈群體

(原文見: https://www.npac.org.hk/home/main_contents.php?name=%E7%89%A7%E8%80%85%E5%BF%83%E8%81%B2&fbclid=IwAR02YcL4nT2iSxzUBEMHjkQhOb_hfgkW2-CkYTrztJNYoBPpAbIM0su3Xek

自己和蕭牧師有一面之緣,也敬佩他的牧養教會的成績。平心而論,他文中的論點自己也大部份認同。但讀這文章只覺得荏弱無力,有道理沒真理。

蕭牧師的教會在北角炮台山。同樣的在港島的東區,有另一位全香港聞名的牧師:來自柴灣的朱耀明牧師。以下是朱牧的「敲鐘者言」全文連結: https://www.rfa.org/cantonese/HK-Letter-04222019154851.html?encoding=traditional

朱牧的陳辭情理兼備,字字鏗鏘,堪稱公共神學的經典。為什麼一位「垂老之年,滿頭白髮,站在法庭被告欄,以待罪之身⋯⋯看似極其荒謬和諷刺,甚至被視為神職人員的羞辱」的牧師可以講出一篇充滿震撼力的陳辭,而一位身居教會高位的教牧學博士寫出來的文告卻是荏弱無力?

很簡單,因為朱牧把個人的練歷、社會的訴求和信仰的真理揉合在他的陳辭中。正如他所言:「這裏有我童年的故事、牧區的故事、香港的故事、民主的故事、最後一里的故事、雨傘運動的故事、人間和天國的故事。」

朱牧說他自己是「一個終生為上主所用,矢志與弱勢者和窮苦人同行,祈求彰顯上主公義,實踐天國在人間,傳頌愛與和平福音的牧師」。他的事奉是走在人群中的事奉,而不是躲在教會辦公室的事奉。

「身為傳道人,不能對沒有衣服穿、沒有飯吃的人說︰「『平平安安地去吧!願你們穿得暖,吃得飽』,卻不給他們身體所需要的,這有甚麼益處呢?」(雅各書2︰16)多走一步,教會應是散播盼望的群體;多走一步,教會應是擁抱傷痛的群體;多走一步,才是教會存在的真正意義。

朱耀明牧師

教會應該「中立」?「中立」字面上的意義就是「企响中間」(站在中間)。要中立,就請你先站起來,站在對戰雙方的中間。好像「守護孩子」的義工一樣。坐在冷氣辦公室,寫一篇「各打五十大板」的文章不是「中立」。根本沒有站出來,何「立」之有?充其量只可以說是「坐埋一邊」(靠邊坐)罷了!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

馬太福音 5:9

基督徒有「使人和睦」的使命,這是我們應該堅守的信念。但我們不要廉價的福音,不要廉價的「中立教會」。要「使人和睦」就要付上代價。不肯付代價的,只是坐埋一邊,不肯站在人群中間的基督徒,你們還沒有資格說自己是「中立」的。

廉價的「中立」沒有人會收貨,「多走一步,才是教會存在的真正意義。」

Advertisement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