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社會出現驚天動地的事件,教會明顯是措手不及。疫情的急速發展,更加席捲全球,不單是香港教會大受打擊,連北美教會也不能幸免。我自己的教會出席人數大跌四成。基督徒紛紛問:「神在這事上的旨意是什麼?」
有人說這是神的懲罰,我不敢妄下斷語,神懲罰誰、神憐憫誰與香港教會何干?有人提出武漢教會在疫症橫行中有美好的見證。我們為武漢的弟兄姊妹禱告,為他們感恩。但除了禱告外香港教會真的愛莫能助。
問題是神在這事上對香港教會以至海外華人教會有啟示嗎?這危機如何變為轉機?
由1984 年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到1989 民運,當年教會面對前途不明的對策就是集中訓練門徒。假如有一天教會要轉入地下工作,就要有大量可以獨立運作,懂得在家中開查經班,熱心傳福音的平信徒領袖。
97 之後,預期的逼迫沒有出現。華人教會有一段平靜的日子可以增長。昔日的危機感慢慢被放下了,取而代之的是從北美和韓國帶回來 megachurch movement。教會的焦點從訓練平信徒領袖轉到大型的崇拜、音樂侍奉、有吸引力的出名牧師、出名講員。我們聚會唱歌,一開口就是「這天同聚於主聖殿」。殊不知,信徒的身體才是真正新約的聖殿 (林前6:19)。當教會把大量的資源投放在硬體的教堂中,教堂就成了我們的偶像。
不單是香港,北美的華人教會也崇尚名牧師和大禮堂。「建堂委員會」和「聘牧委員會」掌握了教會的主導。門徒訓練反而是可有可無。
教會是屬靈的群體,不是一座建築物。牧師的工作也不是每週一篇引人入勝的講章,而是「為要裝備聖徒,做事奉的工作,建立基督的身體」(弗4:12)
個人認為,神藉這機會叫教會回轉。當教會不恰當的把過份的資源投放在主日崇拜中,神就藉這疫情叫我們不得不減少主日崇拜的出席。當教會斥資億萬在地產建築物上面,神就藉這疫情叫這些建築物每天都空蕩蕩。「除掉教堂的偶像」不是說教堂裏面有偶像,而是教堂本身就成為了偶像。
時代轉變,教會也要轉型。如果我們不聽神叫我們轉型的呼召,可能下次神就會利用夏宝龍秘書長,強逼我們轉型了。
亡羊補牢,未為晚也。喜見眾教會開始網上崇拜,希望是真正的突破,而不是新瓶舊酒。多年來同工們在網上福音工作的探索和努力,也希望可以幫助教會成功踏進新的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