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經濟、出埃及 (1)

先考大家一個聖經問題:在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以前,以色列人在埃及是做什麼工作?

有些基督徒會答:「他們是在做奴隸。」

「奴隸是他們的社會地位,不是他們的工作。」

比較熟悉聖經的基督徒會答:「他們在造磚。」

「哪他們造磚建什麼?」

小朋友可能會回答:「造金字塔!」

金字塔不錯是埃及最出名的建築物。但在以色列人在埃及的時候,金字塔已經建成了近一千年。他們不是在建金字塔。

答案在出1:11 -「他們為法老建造兩座積貨城,就是比東蘭塞。」

要明白什麼是「積貨城」就要回到創世記約瑟的故事。記得約瑟為法老解夢,七年豐年、七年饑荒。創世記47章記載了在七年饑荒之中約瑟為法老收購了所有人民的牲畜、農地,以至埃及全民都成了法老的奴隸。雖然時移世易,另一政權掌管了朝政(出1:8),但囤積居奇的經濟政策並沒有改變。直到四百年後,囤積糧食然後高價賣出的政策仍然在實行。

埃及有尼羅河的滋潤,土地肥沃,自古以來都以糧食出口致富。但從經文看來,出埃及時候的埃及國,財富和權力都高度集中。一般的埃及人民和其他在埃及寄居的民族其實沒有從國家的富強中得到多大的益處。這樣的「深層次矛盾」其實法老王也知道,所以法老才這樣的害怕以色列人會「聯合我們的仇敵攻擊我們,離開這地去了。」(1:10)

當一個社會,大部份人在努力工作,但經濟成果只有少數人享用,社會自然充滿矛盾。尤其是如果官商囤積的是糧食,或是其他生活必需品(例如:房地產或石油),這樣引發的社會矛盾會更大。聖經中對有關生活必需品的商業活動有特別的教訓:

出 22:26 「你即或拿鄰舍的衣服做當頭,必在日落以先歸還他。」

申命記 23:19 「你借給你弟兄的,或是錢財或是糧食,無論什麼可生利的物,都不可取利。」

利 25:23 「地不可永賣,因為地是我的」

作為現代的基督徒,生活在資本主義的社會,我們不僅要明白現代商業的運作,我們也應當明白商業活動背後的社會影響。尤其是官商一體的亞洲經濟模式,我們要特別的明白經濟發展和民生的改善是兩碼子的事。基督徒以及教會對如果對聖經的教訓有承擔的話,我們就必需在扶貧、改善民生、和社會公義上做合時代的鹽和光。

Advertisement

One thought on “政治、經濟、出埃及 (1)

  1. Yes! And we need to take care of our heart and mind not to become like Pharaoh’s. We should not covet. We need to what is from God for us and what is from God to others.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